編舞|蘇鈺婷 Su Yu Ting
個人簡介
蘇鈺婷( Lala Sue),小提親創意社創意總監,來自台灣台南的自由藝術工作者,以身體為創作核心,遊走於表演、設計與跨域影像之間。近年專注於「情感身體」的藝術實踐,透過動作、聲音與影像,持續探索感知與表達之間的邊界。作品聚焦於脆弱、鬆動與真實的當下,並以柔軟而直接的語彙,回應虛實角色、自我認同與社群經驗等當代命題。
創作與演出作品涵蓋多元風格,包括2023年台南藝術節移動式劇場《穿越時空的訊息》的動作設計、2022年軟硬倍事未來內容原型開發計畫《愛徒:致可溶化的魚》、2020至2021年間台灣歷史博物館《逐工》系列的動作設計,及2020年國家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作品《把愛做掉》的編舞與演出。此外,她也參與國內外多項藝術節及文化交流,如香港不貧窮藝術節《空眠》、柏林藝術交流計劃《Lip/s – selling》,以及台灣燈會和橋頭藝術節等。
在活動策劃方面,蘇鈺婷主導了2023年稻草人現代舞蹈團《結之屋》的行銷策劃與《翻外 舞蹈影展》的品牌策劃,並於2022年負責台灣設計展「設計導入系列活動」的策劃工作。她同時投入校園與社區計畫,擔任國立台南大學社區劇場動作指導教師,並於2020至2023年間策劃《飽渴夢舞蹈創作工作坊》等項目,結合藝術與教育提升社區文化活力。


作品名稱《一場身體的慢性釋放》
參展作品介紹
「分解即是時間的開始。」——歷史學者藤原先生如此寫道。
本作以這句話為引,思考「身體」如何參與一種持續發生的自然循環。我們的肉身不只是行動的工具,而是一種真實的材料——它承載著過去的經驗、壓力與情緒,也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慢慢轉變。
作品以糸島的自然環境為背景,將身體放進風吹、濕氣與地形構成的場域中,觀眾將會看到(或參與)一個過程:情緒如何透過震動、呼吸、聲音與動作,一點一滴地釋放與鬆動。這就像自然界中岩石經年風化,並不劇烈,卻在持續改變形狀。
「風化行為」在這裡用來形容這樣的狀態:身體在時間與環境中慢慢地變化,讓情緒和經驗被分解、被釋放,進而產生新的感受與理解。這個過程不是毀壞,而是一種再連結,讓我們重新感覺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。
觀眾不是旁觀者,而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。可以觀看,也可以在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共鳴——我們每個人的肉身,都參與著這個「分解-釋放-再生成」的循環。
身體即地景,肉身即材料,分解即創造。
“
コメントを残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