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姆拉·楚優吉(Takivan Damula Chuyouji)

編舞|達姆拉·楚優吉(Takivan Damula Chuyouji)

個人簡介
台東排灣族音樂劇演員、歌手、舞者、編舞與導演,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,現任淡江大學合唱團駐團編導。他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,長期活躍於音樂劇、舞蹈與戲劇創作領域,展現多元才華。

在表演方面,達姆拉參演了多部知名音樂劇及舞台劇,包括百老匯音樂劇《Cats》中文版,擔任主要角色,並與台灣多個劇團合作,並曾擔任貝嘉芭蕾舞團《波麗露》的群舞者,與林懷民、瑪莎·葛蘭姆及孔和平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合作。
在編舞創作方面,達姆拉編排多部經典音樂劇,有台韓合製音樂劇《TARU!恐龍復活了》中文版、百老匯授權《綠野仙蹤》中文版等多部作品。
除了音樂劇編舞,他也擔任導演與編舞的雙重身份。達姆拉在藝術創作中追求多元與創新,透過舞蹈與音樂劇語言探索故事表達。他的作品融合音樂、舞蹈及劇場,觸及不同世代與族群,創作涵蓋廣泛的文化背景與藝術形式,致力於打破傳統界限,追求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。

作品名稱《Pacavalj:歸山之路》

參展作品介紹
坐落於臺東南端的大武鄉,大鳥村(Pacavalj)如同後山中的後山,懸掛在大武山與太平洋之間的坡地上。這裡的名字,帶著傳說與記憶:海上的大鳥、展翅的山形、與族群之間歷史的柵門。蘊藏著關於土地、族群與記憶的多重聲音。這裡,是排灣族人的居所,是卑南族曾經的勢力範圍,對編舞者達姆拉來說,這也是身體與靈魂記憶所交錯的起點。
這是一支關於回返、祝福與多重文化脈絡出發的舞作:排灣、卑南,以及日人祖源。編舞者名為「達姆拉」,一個來自日本血脈的名字,同時在山與山之間迴盪,如同跨越語言、文化與時代的風聲。
身為在部落長大、後來遠行的台灣原住民創作者。當長大後,身分轉變,使命清晰,對部落的思念化為傳承文化的力量。舞作從現代都市與外地漂泊族人的角度出發,逐步回到大山之懷,從個人回憶到集體神話,從真實災變到口耳相傳的大鳥,層層展現思念、阻隔與回歸的情感與地理意象,穿越這些歷史與神話,用身體尋回那條「可通行之路」。

Comments

コメントを残す

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。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